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知识

非煤矿山安全督查常见内容及要点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8-19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一、 核心督查依据

  •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产资源法》等。

  • 部门规章: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各项规定,如《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

  • 标准规范: 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

  • 企业制度: 矿山企业自身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二、 常见督查内容及要点解析

督查通常采取“查资料、看现场、问人员、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证照资质与合规性:

    • 内容: 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是否齐全有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设计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是否在批准的设计范围内开采。

    • 要点解析: 这是准入和合法生产的前提。重点核查证照是否过期、是否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如开采范围、规模、方式);“三同时”程序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存在未批先建、边建边采等违法行为;设计变更是否履行报批手续。

  2.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规章制度:

    • 内容: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设备设施管理、危险作业审批、外包工程管理、应急管理等)是否健全、符合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有记录可查。

    • 要点解析: 责任制是否明确到岗到人,考核奖惩是否落实;制度不能是“纸上谈兵”,要检查执行痕迹(如检查记录、隐患台账、培训签到、作业票证、外包合同与安全协议、应急演练记录等);制度是否及时修订更新。

  3. 安全教育培训:

    • 内容: “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学时、考核落实情况;新员工、转岗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情况;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前的专项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和班前会记录;培训效果评估。

    • 要点解析: 证书是否真实有效且在有效期内;培训内容是否涵盖法规、规程、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核心内容;培训学时是否达标(尤其是新员工72学时);考核是否严格,有无代考代签;班前会是否针对当班任务强调安全风险和措施;抽查员工是否掌握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和技能。

  4. 现场安全管理:

    • 开采作业:

    • 尾矿库: 初期坝、堆积坝参数稳定;排洪系统(构筑物完好、通畅无堵塞);浸润线监测与控制;库水位控制(干滩长度);坝体位移、渗流监测;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库区周边山体稳定性;防汛度汛措施;闭库管理。

    • 设备设施: 设备选型符合安全要求;定期检测检验(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钢丝绳、提升容器、空压机储气罐等);维护保养记录;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罩、急停开关、限位器、防坠器、阻车器等)齐全有效;淘汰落后设备及工艺。

    • 作业环境: 照明充足;安全通道畅通;警示标识清晰完备;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地下矿)检测与治理(通风、洒水、个体防护);文明生产。

    • 危险作业管理: 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大型设备吊装、爆破等危险作业是否履行审批程序,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现场监护是否履职。

    • 相关方管理: 外包工程队伍资质审查;安全生产协议签订(明确双方责任);统一协调管理;现场作业监督。

    • 地下矿: 采掘布置是否符合设计;顶板管理(支护形式、质量、检查);采空区处理(是否及时充填或封闭,监测措施);井巷支护与维护;爆破管理(设计、审批、警戒、器材管理、盲炮处理);通风系统(主扇运行、风质风量、通风构筑物、局部通风);防治水(探放水设备、措施、记录、防水闸门);提升运输系统(设备完好、安全保护装置、信号、人员上下管理);供配电系统(可靠性、防爆、接地保护);安全出口与避灾路线(标识清晰、畅通)。

    • 露天矿: 台阶参数(高度、坡面角、平台宽度)符合设计;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穿孔、爆破(设计、警戒、飞石控制)、铲装、运输作业安全;排土场参数符合设计、稳定性监测、截排水;高陡边坡监测预警;深凹露天矿通风防尘;防洪排水设施。

    • 小型露天采石场: 特别关注是否采用“一面墙”开采、台阶不规范、浮石危石未清理、机械铲装作业安全等。

    • 内容: 这是督查的重中之重,涉及多个方面:

    • 要点解析: 深入作业面、关键场所(如井口、采场、提升机房、变电所、水泵房、炸药库、尾矿库坝体、排洪设施);对照设计图纸和规程检查现场实际状况;实测数据(如台阶高度、坡面角、风量、气体浓度);检查设备运行、维护、检验记录和现场安全装置有效性;观察员工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佩戴合格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危险作业票证是否规范填写、措施落实。

  5. 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

    • 内容: 企业是否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风险辨识是否全面(覆盖所有区域、环节、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红、橙、黄、蓝)是否科学合理;管控措施(技术、管理、应急、个体防护)是否明确、落实到位;隐患排查制度(日常、专项、综合)是否有效执行;隐患台账是否规范(描述、等级、整改措施、责任人、时限、资金、预案);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掌握情况;重大隐患是否按规定报告并制定治理方案;隐患整改是否闭环管理。

    • 要点解析: 检查风险清单、风险分布图、风险告知卡;抽查岗位员工是否知晓本岗位风险及管控措施;检查隐患排查记录的真实性和频次;重点核查重大事故隐患(如超能力生产、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到位、使用明令禁止设备工艺、尾矿库危库险库等)是否存在及治理情况;隐患整改是否按期完成并有验证记录。

  6. 应急管理:

    • 内容: 应急预案体系是否健全(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否有针对性并经过评审备案;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是否明确;应急队伍(专兼职)建设与培训;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维护、检查记录;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记录、评估总结(尤其注重实战性、针对性);是否与地方政府及周边单位预案衔接;紧急撤人制度和启动权限是否明确;事故信息报告流程是否畅通。

    • 要点解析: 预案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矿山实际风险和可能的事故类型;检查应急物资是否齐全、完好、有效、便于取用;演练不能走过场,要关注响应速度、处置程序、协作配合、人员疏散效果;抽查关键岗位人员是否熟悉应急处置职责和流程(如报警、灭火、撤离)。

  7. 职业健康管理:

    • 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毒物、高温等)定期检测与评价;检测结果告知;职业健康检查(岗前、在岗、离岗)及监护档案管理;作业场所防护设施(通风除尘、降噪、隔热)运行效果;个体防护用品(防尘口罩、耳塞等)配备、发放、使用、维护;职业健康培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要点解析: 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超标点是否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体检项目是否覆盖所有接触的危害因素,是否有禁忌症人员调岗;现场观察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员工是否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8. 事故与事件管理:

    • 内容: 是否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和未遂事件;事故调查处理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整改防范措施是否落实;事故档案是否完整;是否开展事件(未遂事故)统计分析,汲取教训。

    • 要点解析: 核查事故报告及时性、准确性;检查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深度和责任追究情况;确认防范措施是否真正落地并有效;鼓励企业主动报告和分析未遂事件。

三、 督查要点总结与关键点

  • 聚焦重大风险: 始终紧盯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风险点,如地下矿的冒顶片帮、透水、中毒窒息、火灾、坠罐跑车;露天矿的高陡边坡坍塌、爆破事故;尾矿库的溃坝等。

  • 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督查的核心是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强调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质量: 风险是否真辨识、真分级、真管控?隐患是否真排查、真治理、真闭环?这是遏制事故的治本之策。

  • 注重现场实效: 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关键看现场执行。深入一线,查看实际状况、设备设施状态、员工操作行为。

  • 强化外包工程监管: 外包工程事故多发,必须严查发包单位是否落实统一协调管理责任,承包单位资质能力和现场管理是否到位。

  • 关注关键环节: 爆破作业、提升运输、通风系统、防治水、边坡管理、尾矿库运行等是督查的重中之重。

  • 运用科技手段: 利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人员定位系统信息、无人机巡查等辅助督查,提高效率和精准度。

  • 坚持闭环管理: 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下达执法文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闭环。对重大隐患和严重违法行为,依法采取停产整顿、行政处罚等措施。

四、 给矿山企业的建议

  • 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持续对标自查: 对照法规标准和上述督查内容,定期开展全面深入的自查自纠。

  • 真投入、真落实: 保障安全投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制度要求真正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

  • 做实双重预防机制: 将其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核心抓手,动态更新,持续改进。

  • 强化培训教育: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特别是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 主动配合督查: 如实提供资料,积极配合现场检查,对指出的问题诚恳接受、立行立改。

非煤矿山安全督查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督查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只有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抓不懈,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实现安全发展。

*免责声明: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全文完】

标签:

False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