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知识

非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9-28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一、 非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贯穿于非煤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开拓、掘进、采矿、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到选矿。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

  1. 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 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2. 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基础: 关键设备(如主提升机、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的停机可能引发全矿停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 预防重大灾害的关键: 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失效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排水系统失效可能导致淹井。

  4. 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对矿山设备的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二、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点

一个完整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应覆盖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期管理:设计、选型与采购

  • 合规性与适用性: 设备选型必须符合矿山开采工艺、环境条件(如井下潮湿、易燃易爆环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必须采购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KA标志)”的设备。

  • 本质安全化 优先选择安全防护装置齐全、自动化程度高、具备故障诊断和预警功能的设备。

2. 基础管理:制度、档案与人员

  •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岗位责任制: 明确从矿长、机电负责人到操作员、维修工的各岗位安全职责。

    • 操作规程: 为每台重要设备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 维护保养制度: 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大修计划等(点检制、巡检制)。

    • 交接班制度: 确保设备状态信息在班次间无缝传递。

  • 完善技术档案: 为每台主要设备建立“一机一档”,包括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图纸、安装验收记录、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改造记录、事故记录等。

  • 强化人员培训与持证上岗:

    • 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焊工、提升机操作工、爆破员等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 全员培训: 所有操作和维修人员都必须接受设备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的培训。

3. 现场运行与维护管理

  • 安全防护装置: 确保所有设备的转动、传动、高温、带电等危险部位都装有可靠的安全防护罩(网、栏),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 电气安全管理(重中之重):

    • 防触电: 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实行“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使用绝缘工具,设置安全警示牌。

    • 接地与漏电保护: 保证保护接地系统完整可靠,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灵敏。

    • 电缆管理: 电缆悬挂整齐,避免挤压、撞击,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 防爆管理: 在瓦斯、粉尘危险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并保持其防爆性能完好。

  • 检查与检修:

    • 日常点检: 由操作工在班前、班中、班后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

    • 专业巡检: 由维修工按计划对设备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和测试。

    • 定期检修: 根据设备运行周期,进行小修、中修、大修,及时更换磨损零部件。

  • 警示标志: 在危险设备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 特种设备管理

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管理,包括注册登记、定期检验、作业人员持证等。

5. 应急管理

  • 制定针对主要机电设备(如提升系统断绳、通风机停机、井下火灾等)的专项应急预案。

  •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如灭火器、应急照明、备用发电机等。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

三、 常见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风险类别
具体表现
主要管控措施
机械伤害
绞伤、挤压、剪切、卷入
1. 完善安全防护罩(网、栏)。
2. 严格执行停机检修、挂“禁止合闸”牌制度。
3. 严禁接触运转部件进行清洁、保养。
触电事故
直接接触带电体、绝缘损坏、误操作
1. 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和监护制度。
2. 使用安全电压和绝缘工具。
3. 保证接地、接零和漏电保护有效。
4. 加强电气设备绝缘检测。
火灾事故
电气线路短路、设备过热、润滑油泄漏
1. 保持电气设备、线路完好,防止过载。
2. 及时清理油污和可燃物。
3. 配备足量、适用的消防器材。
4. 井下使用阻燃电缆和非可燃性材料。
提升运输事故
断绳、过卷、蹾罐、跑车
1. 装设齐全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防过卷、防过速、限速器等)。
2. 每日检查钢丝绳、连接装置。
3. 定期进行重载脱钩试验。
4. 信号系统清晰可靠,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设备故障导致次生灾害
主扇停机导致通风中断、主排水泵故障导致淹井
1. 对关键设备实行双重电源供电或配备备用机组。
2. 加强关键设备的在线监测和定期维护。
3.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四、 发展趋势与建议

  1. 智能化与自动化: 推广无人驾驶矿卡、远程遥控铲运机、智能通风系统、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水平。

  2. 精益化管理: 引入TPM(全员生产维护)等先进管理理念,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减少非计划停机。

  3. 数据驱动决策: 利用大数据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寿命和故障风险,实现预测性维护。

总结:

非煤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树立“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建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核心在于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规程、强化现场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才能有效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免责声明: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全文完】

标签:

False
Fals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