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的工作核心是:“查隐患、反三违、保畅通、会应急”。一切操作都围绕这十二个字展开。
身心状态确认:确保自身精神状态良好,无疲劳、饮酒等情况,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自救器、矿灯、防护鞋等)佩戴齐全、有效。
详细交接班:
与上一班安全员进行面对面现场交接,严禁电话交接。
交接内容应包括:上一班安全生产情况、存在的隐患及处理情况、设备运行状态、顶板状况、通风、排水、警示标识设置情况以及领导指示等。
认真查阅上一班的安全记录本,确认所有记录问题是否已闭环处理。
工具与装备检查:携带并检查好所需工具,如: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查电量及校准)、测尘仪、卷尺、扳手、手锤、记录本、笔、通讯设备等,确保其完好可靠。
进入工作面后,不急于生产,首先进行全面的“安全扫描”:
“敲帮问顶”检查:
使用专用撬棍、手锤等工具,由外向内、由上到下 systematically(系统性地)检查工作面的顶板、两帮(矿壁)的完整性。
重点检查断层带、裂隙发育区、应力集中区、采空区边缘等关键部位,彻底清除活石、松石。此项工作必须与支护作业同步进行,并有专人监护。
通风与气体检查:
立即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工作面的氧气(O?)、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硫化氢(H?S)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确认是否在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检查通风设施(风墙、风门、风桥、局扇)是否完好,风量、风速是否达标,确保风流稳定畅通,无循环风、无风作业死角。
设备安全确认:
采掘设备(掘进机、采煤机等):检查其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急停开关是否有效,电缆无破损、拖拽现象。
支护设备(液压支架、单体支柱等):检查支护是否完好、初撑力是否达标、有无漏液、失效现象,迎山角是否合理。
运输系统(刮板输送机、皮带机等):检查防护罩、急停拉绳、信号装置、溜井口护栏和盖板是否完好。
环境安全确认:
巷道状况:检查巷道是否畅通,高度、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积水、淤泥、杂物阻碍行人和设备运行。
防火设施:检查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等是否在位、完好、有效。
警示标识:确认各类安全警示牌(如“当心冒顶”、“注意通风”、“禁止通行”等)设置是否清晰、正确。
生产过程中,安全员必须不断巡视,目光如炬,重点盯防“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紧盯作业人员:
检查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按规程作业。
监督劳动防护用品是否正确佩戴和使用(如防尘口罩)。
观察员工精神状态,防止疲劳作业。
严禁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如采空区、运转设备附近)。
监控环境变化:
持续监听顶板声响:注意是否有顶板破裂、支柱作响等异常声音。
观察支护变化:定期检查液压支架压力表,观察是否有顶板下沉、支柱钻底等现象。
关注粉尘浓度:督促落实喷雾降尘措施,确保作业环境可见度良好。
留意水文地质:注意巷道涌水量、水质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监督特殊作业:
对爆破、动火、临时支护、大型设备检修等危险作业,必须进行全程旁站监督,确保安全措施100%落实到位。
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确认能源彻底隔离后方可进行检修作业。
立即停产权:发现重大险情(如顶板来压明显、气体超限、透水征兆等),必须立即行使“立即停产”权力,发出警报,将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事后汇报,先撤人再报告。
科学施救:发生事故时,保持冷静,首先报告调度室,说明事故地点、性质、人数等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有经验的人员使用必备器材进行科学救援,严禁盲目施救。
组织撤离:熟悉避灾路线,在灾变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按正确路线撤离。
现场交班:将本班所有安全情况、隐患处理结果、待办事项向接班安全员清晰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详细记录:如实、准确、清晰地填写《安全员交接班记录本》、《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等。记录要具体,有数据支撑(如气体浓度、隐患位置、处理措施等),实现可追溯性。
汇报总结:向区队或安全主管部门汇报当班安全生产情况,重点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责任心:安全工作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专业性:懂技术、懂规程、懂设备、懂应急。
原则性: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
敏锐性:能及时发现细微的异常变化。
决断力:在危急关头能果断下令。
操作口诀:
“一班三检”是基础(班前、班中、班后),
“敲帮问顶”天天做。
通风气体时时测,
支护设备仔细摸。
紧盯“三违”不放松,
遇有险情急停撤。
记录详细交接清,安全红线守得住。
*免责声明: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